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信息

为古城发展提质增速

来源:邓志伟 发布时间:2024年08月16日 A+ A A-
  在巴蜀大地,这座因古老水利工程而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——都江堰,再次以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姿,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
  今年夏天,随着专线工程安全评估的顺利通过,由中国十九冶承建的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项目顺利开通运营。建堰2270多年,都江堰一直都是天府之国的璀璨明珠,其水利智慧泽被后世,而今,M-TR有轨列车呼啸而来,美丽的巴蜀大地从此又添上了一笔科技兴城的浓墨重彩。
  文旅融合,焕发古城新魅力
  2017年8月31日,四川省都江堰市交通首个PPP项目——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签约仪式在都江堰市举行。2024年,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项目顺利开通运营。以前,这里古堰静卧,碧水环绕,每一处景致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,人们可以漫步在古堰之上,聆听江水潺潺;可以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,品味地道的川味美食。而今,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作为都江堰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,巧妙地将离堆公园片区的古韵、滨江新区的现代气息、中兴片区的繁华以及青城山片区的自然风光紧密相连,形成了一条贯穿古今、融汇自然的观光走廊。
  这一综合性工程对于建设队伍而言,既充满挑战又极具意义,不仅要求他们在技术上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,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施工条件,更需要在文化、环保、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做出全面考量。
  都江堰地区作为典型的成都平原地理结构,地下以砂卵石结构为主,富含水分,这种地质条件给轨道列车的地基处理和道路掘进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传统的施工方法效率低,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,而且其错综复杂的城市管网系统也给项目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。在都江堰市区进行轨道交通建设,必须考虑到现有管网(包括水、电、天然气、通信等)的布局和保护,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破坏或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。这就要求项目团队在施工前进行详尽的勘察和规划,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,采取多种技术手段(如高架桥建设等)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管网的影响降到最低,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。环境影响方面,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周边居民居住环境造成一定扬尘、噪音污染,因此项目团队自开工以来一直秉承着“绿色环保”的施工理念,切实做到施工区域裸土百分百覆盖,进出车辆百分百清洗,充分运用扬尘在线监测系统、雾炮喷淋等设施降尘防霾。项目也因这些环保成效多次获得检查机构好评,并于2020年12月获评“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-2021年绿色标杆施工工地第五批年度‘绿色标杆施工工地’”。
  回望历史,李冰父子以超凡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,开凿了都江堰,让岷江水滋养了广袤的成都平原,成就了“天府之国”。他们的智慧与汗水,如同不朽的丰碑,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如今,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,M-TR客运专线项目不仅是旅游客运的创新,更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。列车穿梭其间,每一站皆是风景,每一段旅程都满载文化韵味。车身与内饰巧妙融入都江堰的山水与熊猫元素,让乘客在旅途中沉浸于自然之美与生态和谐之中,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无缝对接,为游客带来难忘的深度文化体验。
  匠心筑梦,谱写古城新篇章
  中国十九冶自承接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项目以来,项目团队深知肩上责任之重,心中信念之坚,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践行着“头顶骄阳骋青山,脚迈阔步筑通途”的豪迈誓言。
  2021年6月,项目现场工作气氛异常紧张,在石孟江中桥的吊装问题上,大家满面愁容。因为除了箱梁本身的长度和重量带来的技术挑战外,项目团队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风险。石孟江地理位置复杂,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现场临时用电困难,作业面狭窄,场地回填平整工程量大,每一项都是对团队能力的极大考验。项目团队通过反复论证和优化施工方案,采用先进的吊装技术和设备,确保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。在吊装过程中,团队成员紧密配合,精确操作,最终成功地将箱梁吊装到位。
  同年8月,沙沟河中桥的施工同样给项目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。对比前期石孟江中桥的施工,这座桥梁的箱梁重量更大,桥梁长度42.06米,共5片箱梁,每片箱梁长35米、重175吨。与此同时,项目团队还在承受着工期紧张的压力,因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吊装任务,这一刻,大家的神经异常紧绷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,项目团队与时间赛跑,他们制定了严密的施工计划,最终采用两台450吨轮式吊车和龙门架配合进行联合吊装。在吊装过程中,团队成员不仅要确保箱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还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。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,项目团队最终提前17天完成了沙沟河中桥的吊装工作,也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。
  转战2022年,伴随着青城山高铁站桥第一跨简支梁的顺利浇筑,更是将项目团队的匠心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。该桥梁于2022年5月30日开始施工,全长393.058米,为简支梁现浇混凝土桥。面对工期紧张、桥梁工艺复杂等困难,项目部精心策划,采用旋挖桩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冲孔桩工艺进行施工,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工期。项目团队通过24小时不断作业,对每道工序和各项技术指标严格把关,最终较预计时间提前2个月完成106根桩基施工,为后续承台、桥台、桥墩及梁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  随着一座座桥梁的稳固屹立,M-TR旅游客运专线逐渐串联起都江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。在都江堰这片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之上,中国十九冶项目团队匠心筑梦,为都江堰这幅“青山绿水”的画卷增添了现代与未来的桥梁。
  迎接未来,共绘发展新蓝图
 “拜水都江堰,问道青城山”,这不仅仅是一句流传千古的佳话,更是对都江堰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深情颂歌。当我们的思绪沉浸于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画卷时,现实的列车已悄然驶入眼帘,都江堰M-TR旅游客运专线的正式通车,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,将古与今、自然与人文紧密相连。
  作为中国十九冶匠心独具的轨道交通类项目开山之作,M-TR旅游客运专线自规划之初,便深刻融入了都江堰的独特韵味。中国十九冶携手多方,历经无数次的深入探讨与精心策划,最终决定采用新式智能交通体系,旨在构建一个既符合都江堰地方特色,又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。这一决策,不仅是对传统交通模式的创新突破,更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深远考量。
  建设过程中,中国十九冶项目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高压旋喷桩技术的革新之路荆棘满布,但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,一次次试验,一次次优化,终于攻克难关;钢花管注浆技术的突破,更是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,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同时,项目团队还巧妙解决了站场轨道与厂区并行施工的技术难题,展现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。
  如今,随着M-TR有轨列车的平稳启航,正式宣告中国十九冶向巴蜀大地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登高俯瞰,都江堰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,这些采用最新技术的列车,以其低噪音、高效能、节能环保的卓越性能,在都江堰的青山绿水间轻盈穿梭,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,既保留了古城的宁静与和谐,又赋予了现代交通的便捷与活力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都江堰这座历史悠久、风景秀丽的古城,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和更加蓬勃的活力,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共同书写属于都江堰的辉煌篇章。
打印 关闭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