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,天堑之上,一拱飞跨。
在中国五矿、中国中治“大于60天、冲刺全年旺”号召下,中国十九冶重庆江龙高速项目团队凝心聚力、压茬推进,经过连续多日昼夜不停地奋战,承建的磨刀溪特大桥主桥拱肋于11月10日顺利合龙,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后续桥面施工定了坚实基础。
磨刀溪特大桥是渝东北地区“三横一纵”交通网中纵向大通道——江龙高速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,全长828米,宽25.5米,主跨340米、主墩高75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,跨越长江支流磨刀溪,拱上立柱及盖梁采用钢结构箱型截面,桥面系采用15乘24米连续T梁。磨刀溪特大桥建成后将极大程度改变渝东北三峡库区交通格局,云阳县到龙缸景区的路程将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,对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“1”段建设历程
2021年4月13日,磨刀溪特大桥建设工程正式拉开帷幕。建设过程中,项目部精心组织,科学管理,强化过程控制,紧盯作业工序,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,确保各项过程控制到位,于2022年1月15日顺利完成大桥拱座施工,1.3万立方米的拱座混凝土成功浇筑,为桥梁搭建了稳固而坚硬的“底座”。
2024年6月25日,工程建设迎来重要节点,钢管拱肋1号节段成功起吊,标志着磨刀溪特大桥施工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,也预示着施工进入关键时期。磨刀溪特大桥从拱脚至拱顶划分为15个节段,全桥共60个节段,拱肋共重4300多吨,最大节段吊重为87吨,拱肋吊装作业采用无支架斜拉扣挂缆索吊系统吊装法施工。
项目管理团队先后克服拱肋安装过程自然环境影响、吊装精度要求高、焊接质量控制点多、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等多个难题,最终于2024年11月10日顺利实现拱肋合龙。后续,磨刀溪特大桥将进行拱肋混凝土灌注、拱上立柱、盖梁及预制T梁架设等施工,预计2025年3月完工并投入使用。
“2”项保障措施
拱肋安装过程中,最大风险源在于高处作业,因此安全保障措施至关重要。每日开工前,作业班组均会召开班前会,明确当日施工内容、详细分析安全风险,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。具体操作方面,上下拱肋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五点式安全带,同时在检修通道爬梯及拱肋风撑处设置安全生命绳,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。
为了保证焊接施工质量,提高焊接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,项目部采取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。首先,在施工现场配备了空气湿度检测仪,当湿度超过80%时,会对药芯焊丝进行预加热,并擦拭焊接接头及母材表面的水分。针对风力较大等情况,则设置了防风屏障,如搭建防风棚或使用防风布,减少风力对焊接区域的直接影响。同时,为了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,适当增加了焊接电流和电压,缩短电弧长度,以补偿风对电弧热量的散失,使电弧热量更集中,减少风的干扰。此外,还根据风力情况适当调整焊接速度,保证焊缝成型均匀。焊接完成后,及时采取保温等防护措施,避免焊缝在冷却过程中受到风的不良影响,全面保障了焊接质量。
“3”大工程难点
磨刀溪特大桥,作为一座典型的上承式钢管拱桥,工程建设具有“三大”难点。
难点一:施工难度大。由于施工场地狭小,主桥施工采用无支架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施工,扣挂系统采用稀扣索法施工,即在拱肋双数节段及15号节段设置扣背索,其他节段无扣背索,在节省了材料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,加快了工程进度。
难点二:施工精度要求高。拱肋安装时间主要集中在7至10月,昼夜温差大,受热胀冷缩影响,拱肋的轴线、里程、高程在不同时间段变化较为明显,因此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,需要随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拱肋的变形及应力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。
难点三:质量控制难。磨刀溪特大桥主桥拱肋横跨于磨刀溪水面上,不仅风力强劲,而且空气湿度高。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,强风可能会造成焊缝表面不平整及气孔等问题,而高湿度则可能加速钢材的锈蚀过程,削弱焊接接头的强度,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。
登上施工平台远眺,磨刀溪特大桥拔地而起。大桥建成通车后,不仅成为连接山川河流的坚实纽带,更将开启云阳区域发展的崭新篇章,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未来,中国十九冶人将继续肩负使命,以无畏的勇气、坚定的信念、拼搏的精神,为基础设施路桥隧强势品牌书写不朽的传奇。